奧克拉荷馬州的喬治‧強斯頓,是一家營建公司的安全檢查員。
檢查工地上的工人有沒有戴上安全帽,是強斯頓的職責之一。
據他報告,每當發現有工人在工作時不載安全帽,
他便會用職位上的權威要求工人改正。
其結果是,受指正的山人常顯得不悅,而且等他一離開,就又把帽子拿掉。
後來強斯頓決定改變方式。第二回他看見有工人不載安全帽時,
便問是否帽子載起來不舒服,或是帽子尺寸不合適。
他並且用愉快的聲調提醒工人載安全帽的重要性然後要求他們在工作時最好載上。
這樣的效果果然比以前好得多,也沒有工人顯得不高興了。
=====================================================================
人們總是做錯事時,只會怨天尤人,就是不會責怪自己。
我們也都知此,所以,明天你若是想責怪某人,
請記得那些你曾經指責過別人卻吃力不討好的例子吧!
讓我們認清:批評就像家鴿,最後總是飛回家裡。
也讓我們認清:我們想指責或糾正的對象,他們會為自己辯解甚至反過來攻擊我們,
或是只是對你無奈的說:「我不知道所做的一切有什麼不對。」
假如你想引起一場令人至死難忘的怨恨,只要發表一點刻薄的批評即可。
讓我們記得:我們所相處的對象,並不是絕對理性的動物,
而是充滿了情緒變化、成見、自負和虛榮的東西。
班哲明‧富蘭克林年輕的時候並不圓滑,但後來卻變得富有外交手腕,
善與人應對,因而成了美國駐法大使。
他的成功秘訣是:「我不說別人的壞話,只說大家的好處。」
只有不夠聰明的人才批評、指責或抱怨別人,
但是善解人意和寬恕他人,需要修養和自制的工夫。
卡來爾說過:「偉人是從對待小人物的行為中,顯示其偉大。」
- May 11 Wed 2005 21:00
《小故事一》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